你不懂焦慮,就無法擺脫:如何管理焦慮的五步(第0步:承認)
20 月 7, 2024
承認焦慮的存在,是管理情緒的第一步。
通過接受焦慮的本質,我們能更好地理解情緒並學會與其共生,而非試圖擺脫它。
為什麼不需要擺脫焦慮?
焦慮不是敵人,而是我們內在的訊號,提醒我們即將面對的挑戰或壓力。
與其試圖消滅焦慮,不如放下對它的成見,學會接受它的存在:
- 焦慮幫助我們提前預警潛在問題,讓我們做好準備。
- 接納焦慮有助於更有效地運用舒緩方法,如深呼吸、冥想或運動。
恐懼與焦慮的區別
雖然焦慮和恐懼看似相似,但其實本質不同:
- 恐懼:對立即威脅的本能反應(如遇到危險時的戰或逃)。
- 焦慮:針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一種擔憂,幫助我們為未知挑戰做好準備。
焦慮的正面意義在於促使我們提前規劃,但過度焦慮可能導致負面影響,如失眠、疲憊或社交壓力。
如何承認焦慮?
1. 接受焦慮是自然反應
焦慮是人類面對壓力的正常情緒。
當你感到胸口緊繃或手腳出汗時,告訴自己:「這是正常的,我可以處理。」
2. 理解焦慮的本質
焦慮是一種內在訊號,它提醒我們重新審視生活中的壓力點,而非意味著我們失敗或無能。
3. 保持開放心態
停止抗拒焦慮,試著以觀察者的心態去體驗它:
焦慮來襲時,靜下心來感受它,而不是急於排斥或壓抑情緒。
與焦慮共生:下一步計劃
承認焦慮是焦慮管理的第一步。
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索如何辨識焦慮的觸發點,並為情緒命名,幫助你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感受。
延伸閱讀:
焦慮管理的五步(第1步:標記)
小結
焦慮並不可怕,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也是內在提醒的訊號。
當你學會接納它的存在並與之共生,將能夠更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,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。
參考文獻
-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(美國心理學會心理學辭典)
- Daniel Goleman, “Emotional Intelligence” (情緒智商)
- Steven C. Hayes, “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” (接納與承諾療法)
- Jon Kabat-Zinn, “Full Catastrophe Living” (正念減壓療法)